巴黎达达-达达主义艺术观念的影响
文章出处:未知 │ 网站编辑:admin │ 发表时间:2015-10-14 15:38 我要分享
巴黎达达的活动稍晚一点,苏黎士达达解散后,部分艺术家回到了巴黎与当时一伙年轻激进的作家有了接触。这些年轻人有布莱顿、阿拉贡,苏波、埃勒亚等,他们曾向苏黎士《达达》杂志投过稿,自己也办了杂志,发表介绍苏黎士达达主义者们的作品。他们目睹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达达提倡的反逻辑行为。毕卡比亚1919年回到巴黎后和他们搞得很熟。扎腊是1920年1月来到巴黎,继续扮演达达的主角,四处煽风点火。巴黎达达活动主要还是在文学、诗歌和戏剧上。因此,比较活跃的主要成员掌握在文人手中。
杜桑离开美国后,在阿根廷布谊诺斯艾利斯住了9个月,1919年回到了巴黎。尽管此时巴黎变化比较大,但杜桑很少与巴黎达达主义者们在一起,偶尔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些试验。最不可思议的作品就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他最初的动机是为了自娱自乐,很随意自然的给蒙娜丽莎画上了小胡子。是毕卡比亚看到后做主拿去发表,并取名《杜桑的达达主义作品》而引起轰动。后来杜桑又买了若干幅《蒙娜丽莎》的彩色复制品,分别用铅笔添上样式不同的胡须。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为纽约的玛丽·西斯莱夫人所收藏,在画面下端杜桑又加上了“L H O O Q”几个字母。法语的意思是,她有热喘症,实际上暗喻这幅达芬奇作品长期在人们心中的正统形象有点污浊淫荡。杜桑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虐待《蒙娜丽莎》,几乎与达达主义者们能够想出来的任何方式一样残酷。尽管杜桑没有像其它达达们以表面激烈反艺术态度来申明他们的观点。但杜桑认为,要真正地反对艺术,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艺术看得无足轻重。
手机网站!
关注创企业微信